這種亂花錢的方式,還好意思說預算不能凍結、不能刪?
看來青鳥的錢太多,不在乎自己的稅金怎麼花的?
民進黨要是肯少搞一點意識形態、少貪一些、多實在做事一點點,台灣的老百姓可以過得好很多!

2025/4/22 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169yWFUET7/

護照不夠?假的

林佳龍舊案重炒,又在說因為預算被刪,護照可能會不用夠,大概今年10月就會用完空白護照。這是真的嗎?當然是假的。

我把從2017年二代晶片護照啟用後歷年決標時間、數量和金額找出來,可以發現一件有趣的事,就是每年護照印製的數量本來就不太一樣,而且差距極大,少至100萬本,多至超過400萬本都有。護照印製數量落差,當然就意味印製預算的多寡。以去年為例,印了兩次就花了快17億元,但2021年印了100萬本,總共只花了4億左右而已。

為什麼會有如此情況?林佳龍在答詢時說對一件事,就是護照印製為了避免不夠,所以其實會採取「隨時加印」的做法。比如說107年、111年,都印了3次,108年、109年都各只印了一次。

這兩年各只印一次,原因也很容易理解。107年印了三次,總共印了快400萬件因此隔年就少印。而2020年遇到新冠,印一次後就不用補了而新冠的影響,也影響到111年,印製量都只有一百多萬份。

但112年起,印製量卻是暴增的,去年更印了超過400萬份。依照林佳龍的講法,去年總共核發286萬本護照,那以去年的印製量至少應該還剩下120萬本左右,也就是說今年就算和去年的申辦量相同,也不過再印160萬本就夠了。這樣的印製量,花費不到7億,怎會有不夠的問題?而且,這還沒有計算前年印了330萬本,應該會有相當數量留到去年使用的問題。

另一個有趣的點是:從過去的標案來看,不管歷年有幾次招標,年初一定會有標案。過去最晚的時間是109年,直到4月8日才決標。但今年外交部口口聲聲說護照不夠用,總共對外招標了幾次?答案是掛零。現在已經四月底了,還一次招標都沒有。原因只有兩個可能,第一個是根本沒有庫存不足的問題,第二個就是故意不招標,放給他爛,最後再來說藍白刪預算

退一萬步說,如果真的錢不夠,有沒有解方?其實是有的。林佳龍說要「和廠商商量」,但這個廠商是誰呢?其實就是中央印製廠。大家都記得2017年新版護照出包事件,55萬本護照作廢,最後就是中央印製廠來承擔損失。政府一體。如果真的護照不夠,這種跨部門協調會很困難嗎?

外交部就是騙子。

各年度印製數量.jpg

4/23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1AZTZ4e3EN/

外交部說一個謊,只好用更多謊來圓

對於說刪預算會導致護照沒得發被大家打臉,外交部很不服氣,昨晚又發表了個聲明。大概意思是說,去年採購今年份的180萬本不是錯估,而是考量不知道預算有多少。然後他又說一本護照的成本不只空白護照,還有「薄型防偽膠膜」,加總起來成本要473.77元。然後用「戰備用油」來形容護照應該要有一定的安全庫存。所以,得出今年空白護照還是可能短缺的結論。

只可惜,這仍然是說謊,而且說了更多的謊。

外交部說護照必須要有「安全庫存」我同意。所以我特別找了自2018年晶片護照發行後歷年護照印製數量和使用數量。先聲明,這些數字都是外交部領務局和政府採購網的公開資料。加總後,2018年到去年,大約使用了1160萬本的護照。

那麼總購印多少本呢?每次採購詳列、相加後,加上去年先為今年採購的那180萬本,總共印了1754萬多本。所以如果不計今年的使用量,空白護照的庫存將近600萬本。以今年估計209萬本來計算,就算一本都不加印,應該也會剩下大概385萬本

好了問題來了:這是一筆一筆資料算出來的,如果實際沒有剩這麼多庫存,那麼那些短少的空白護照哪去了?如果確實數字是這樣,那怎會有少印20萬本就不夠的情形?

至於外交部說的「防偽薄膜」,我也找到採購資料了。這其實不是每年都要採購的,近年在109年、111年、113年都有採購,每次履約的周期也不是一年。最關鍵的是,最近的一次採購也就是113年那次,履約期間是「113年1月24日到115年12月28日」,換句話說,這到明年底的份額都買了,你外交部說因為這個薄膜所以今年採購成本增加,你騙誰呢?

一直說謊就一直打臉。

印製護照防偽膜標案.jpg

4/24 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19A6D3wSPj/

20億打水漂,才是缺護照的真相?

前兩天寫外交部說今年會缺護照的問題,不斷有人提及2021年護照曾經改版這件事。是我忽略這件事嗎?不是的,而是這就是埋的一個伏筆,一個揭開為何護照可能真的短缺的伏筆。

從我之前的計算來看,從2018年晶片護照大改版以來,護照印製的數量遠高於使用量,而且每年印製的護照數量、經費不一,其實根本不會存在被統刪10%業務費,就會「護照短缺」的情況。唯一可能發生這種事的情況,就是過去的庫存全部不見了。為什麼會不見?就是要討論的問題。

討論前,先來釐清一下晶片護照是怎麼生出來的。其實我們拿到的護照,不計硬體和維護成本,總共有三個標案。一個是封皮,晶片護照的封皮,是由台灣銀行委外招標的。封皮做好,再交給中央印製廠製作成包含內頁的一整本護照。最後,是在發證時再加上「防偽膠膜」的標案。

前面提到,按理從2018年起,因為疫情緣故,剩餘了大量的空白護照,總計超過380萬本。這也是即使一本都不印,也不會沒有護照的根據。但2020年民進黨政府做了一個決定:更換護照封皮。而這個決定,很可能就是問題的關鍵。

當時行政院宣稱,更換封皮並不會增加任何行政成本。但事實上,如果是真的從2021年起把封皮全換了,那就意味之前做好的「空白護照成品」將全部作廢。也就是說,從2021年起,護照不存在庫存,一切都「砍掉重練」。而一切砍掉重練後,2021年到今年的印製量和使用量,剩餘的只剩下一萬多本。

如果真的是如此,那麼2021年起啟用新護照,可能就把舊版封皮的全報廢了。除了造成護照短缺,還有甚麼影響?影響可大了。空白護照的成本,其實遠大於外交部宣稱的「467元」。那個防偽膠膜是申辦時才印上去的,但封皮卻是空白護照製作時就加上去的。2021年以前,每本封皮的成本大約是120到140元,我抓中間數算130元好了,加上中央印製廠整本護照的印製費用404元,就是534元。然後換算成383萬多的報廢空白護照丟到水裡的,就是大約20億4800萬

回到2020年。當時行政院說不會增加成本,現在看來就是鬼扯只是為了把大大的Taiwan印上去,很可能就浪費了20億。然後,還可能造成現在的護照短缺

如果這是護照短缺的事實,為何外交部不說清楚?因為這就是民進黨政府自找的。「愛台灣」且「護照正名」造成缺護照、浪費公帑,外交部敢說嗎?

反過來說:如果那批護照沒有報廢,是繼續拿來用用到完為止,那就理應不存在「護照短缺」的問題說謊還是浪費20億,民進黨選一個吧

 

4/25 造謠時報:晶片護照成本1647元 每本賠近350元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1Br2bqY7bX/
厲害了!這個政府真是做甚麼虧甚麼... (望向又要拿你我的錢補貼的台電)😹😹😹😹😹😹😹😹
為什麼只有民進黨執政才會有這種怪事?

說的好像我們沒有繳納稅金給公務人員支付薪水一樣。什麼辦公室租金、人事都要算進去,難道外交部就只有在做護照一項???
還敢提郵資費?護照寄回我家的郵資也是我在辦事處的一樓自己付的!到時候要查,大概又要畫黑線封存三十年

既然能力這麼差,那就下台換人做吧!真的是「不要臉,天下無敵」!

https://today.line.me/tw/v2/comment/article/BE7KYrj

搞罷免,養綠畜就有錢!真的需要服務民眾的就喊窮

成本就400多都算過了 還是政府公文寫的 怎還有這種造謠新聞 涉貪官員說的?另外!那個涉外官員又是什麼鬼啊!記者先生小姐,我國護照製作並不是委外國製作好嗎?有點智商

前幾天說護照的成本400多台幣,今天說要1647元,怎麼一下子暴增這麼多?
外館、辦事處的費用另外有科目、預算支付,怎麼會算在護照成本裡面?
護照的承攬單位是「中央印製廠」,他的上屬單位是中央銀行,基於國營事業單位均是公營機構,在於人、設施(備)或土地、建築,都有公務機關專屬經費或預算編列,怎麼會算在護照成本內?
護照是人民拿現金繳納規費辦理的證件,也是目前國人繳納現金辦理證件最高費用之一,護照經費應該是墊付款預算,應扣除成本繳還墊付款應該還有剩才對,怎麼可能還賠本?
以前國民黨執政就沒這問題,現在民進黨執政,
台電賠本、台水賠本、護照也在賠本
不會做就下來,不要在那邊卡著又做不好

沒能力,可以學;沒效率,人民還能忍;但連基本的誠實信用都沒有,那到底還憑什麼坐在官位上?

護照發不出來?說是預算被刪。結果一翻招標文件,預算照跑、印製正常。真相藏不住,卻還拚命洗鍋甩鍋給在野黨。

官不會做沒關係,但當人民發現你連話都不會講實在的,那就不是無能,是無恥。

國家機器不是你們用來演戲的舞台,護照不是你們甩鍋的道具,人民也不是你們政治操作的犧牲品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org 的頭像
    Sorg

    Agony of Sorrow

    So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