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一位朋友,七股的年輕漁民就跟我說到這些事情,他從去年還是前年就跟我說到這些,他說政府一直在騙人,甚麼魚電共生,根本沒有實證就強推,說不會影響漁獲,根本是唬爛。支柱大部分都在水裡,現在主要經濟物種沒人敢養。

不但如此,還大片大片砍掉那邊的高大防風林,他有傳照片給我,真的是生態浩劫!!!

 

這是今天他跟我說的:

光是當初開始說要做太陽能

就沒人敢養到現在了

都養一些簡單的東西 或是當初留下來的而已

主要經濟物種沒人敢養

因為沒人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要我們停工

問他們給個時間也說不出個所以然

只會說快了快了

就像今年3月說要準備停

結果沒有

然後改5月 在來11月

請問這個誰敢養

蛤蜊我不知道時間 至少也要6-8個月

石斑要8月到1年

龍膽要3年

如果繼續養 他們要動工要收 如果 沒有達到標準的大小 要賤價賣 誰要負責

所以大家自然不敢養

頂多放個蝦子3-4個月收這樣

 

我說:現在這個政府沒有人擋得了了

他說:光是臉書講他們不喜歡的可能都有事了😅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文蛤瘦到剩三分之一!漁電共生先行區急上路,威脅七股養殖命脈

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104667?fbclid=IwAR3bfnKgv2IuyAxD1z_x9fUjyPdWmqdG_04gianpb6HB-R4_bL82umx-bq8

在光電容量最大的台南,好不容易翻身的七股窮漁村,再度面臨生計威脅。不只魚塭遭地主收回,光電下的文蛤更遠不及上市標準。漁民火大:官方承認養不好,還拿出來講?

冬陽下,一片遼闊的魚塭池映出粼粼波光,上頭不時有白鷺鷥飛過,捕食魚塭裡的幼魚。這景象發生在台南七股,當地魚塭主要是文蛤與魚蝦混養的生態養殖,能控制底藻數量,提升養殖成果。

如此對生態友善,讓文蛤、魚蝦、水鳥與人類和諧共生的景象,未來恐不復見

2017年,政府開始推行漁電共生計劃,一波圈地潮相中了七股地價便宜、面積又大,投資報酬率最高,成了業者眼中的首選地。

但三年發展卻讓200多位七股養殖戶忍無可忍,抗議光電成了一場掠地、改變七股養殖業生存的財富遊戲。漁民成了最弱勢的一方,生存權、工作權恐被犧牲,頭綁黃布條聚集市府前抗議。

他們為何走上街頭?

漁民生存權,落入財團手中

生計不保,是七股漁民最大的夢魘,搶地正在持續上演。

曾帶領七股漁民抗爭,自身也是文蛤養殖業者的楊惠欽,拿出一紙又一紙存證信函,上頭寫著地主「不再續租」,要求歸還魚塭

「如果你是地主,本來租3萬給漁民,現在光電業者願意花30萬,你會租給誰?」楊惠欽說。

三年前,光電業者或掮客進入七股圈地,使得地價飆漲,本來一公頃魚塭180萬,漲了3、4倍,而七股約有七成漁民是承租戶,長年租魚塭進行養殖。

廣告

不少漁民近年被告知,將解約或改為無契約,像是黃嚴國原租有10公頃魚塭,年底就要被收回,他感嘆,「沒辦法,沒魚塭只好回家。」

魚塭佃農的下一餐在哪裡?成為漁電共生最迫切的問題。

口頭上承諾「原養殖戶優先」,在七股有3個開發案的台鹽綠能,2019年簽訂合作意向書,要保障漁民對魚塭的優先使用權。這卻是一紙不具法律效力、一年就失效的合約,讓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律師黃馨雯直搖頭,認為「誠意不足」。

台鹽綠能總經理蘇坤煌解釋,當時案件還在審查,土地未點交,無法簽訂正式契約,近期已著手製作,將陸續與漁民簽約。

合約內容如何?目前仍未知。政府曾設法介入,要求漁電共生開發前,必須取得原養殖戶同意,但效果有限。楊惠欽說,「漁民不得不同意,不然地主會馬上解除契約,還沒開發前就沒魚塭可以做了。」

廣告

漁民的生存權宛若掌握在別人手中,正式簽約晚一天,漁民對未來的憂慮就多一天。

每年有大批黑面琵鷺來台度冬,光電板架設是否影響保育類候鳥棲息,是漁電共生的另一隱憂

「以前這裡魚塭都是荒廢的,地下水質不好,養什麼都不賺,」從事養殖30年,對土地有濃厚情感的楊惠欽,談起七股的養殖歷史,長年養不出好的成果,讓七股魚塭不值錢,地價只有別的地方一半不到,甚至更低。

近年,七股漁民卻谷底翻身了。因為,十年來,彰化、雲林、嘉義以北的文蛤產地,陸續發生暴斃災情,導致產量降低,文蛤價格大漲。一群養殖戶只好嘗試跑到七股養文蛤,竟然試出好成績,存活率相當好,成功翻轉這片窮漁村。

廣告

如今七股文蛤養殖面積高達2000公頃,佔全台三成,成了七股新興產業。但漁民花費數年,探索出的一條生存之道,如今卻因漁電共生而蒙上陰影。

水池下的文蛤,是以藻類為食物,而藻類的生長又須行光合作用,因此太陽能板遮蔽下,文蛤能否正常生長,始終受到漁民質疑。

為證實漁電共生的可行,水試所2017年就開始做試驗,2019年發布最新報告,強調文蛤可在光電板遮蔭下成長,藉此說服七股養殖戶。

七股命脈文蛤,光電下長不大

不過仔細一看,養出的文蛤重量竟只有6.38克,根本不到上市標準重量的三分之一

求證水試所所長陳君如,他坦承,「養殖成果確實不好,平均上市規格是30粒一斤,也就是一粒20克,」他解釋,試驗過程曾發生疏失,換水時未檢測水質,才導致文蛤受損。

廣告

此外,若攤開水試所過去3年的試驗報告,缺乏再現性,簡單地說,就是持續性不足,時好時壞,因此楊惠欽痛批,「水試所承認養得不好,還拿出來當亮點報告,這是什麼心態?」

讓漁民更擔憂的是,儘管水試所報告的科學證據仍不足,但想在文蛤池種光電的人卻很多,台鹽綠能也是其中之一。

面對七股漁民的擔憂,蘇坤煌急著強調,「我們沒有採用水試所試驗,做法更保守、遮蔽少,對養殖成果有信心,」也自認光電板鋪設方式能創造比水試所更好的成果。

陳君如得知後眉頭深鎖,「台鹽自己都還沒試驗,講這麼多幹嘛?

官方與民間都無法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,文蛤池種光電卻要在七股上路了,讓當地漁民感嘆,「這是為了綠能而賭上我們的生計嗎?誰會買一斤100粒的文蛤?」

廣告

先行區急上路,永續變搶地

但爭議還不只這些。僵局之下,政府面臨2025年再生能源目標、光電業者開發需求兩股壓力,不得不加速綠能開發。

2020年11月,經濟部公布漁電共生先行區,全台4萬多頃魚塭,超過十分之一將開放申請種電。

先行區公布時程相當緊湊,幾乎每個月公布兩縣市。不過全台各地擁有各自獨特的生態環境、養殖文化,長期關注漁電共生的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擔憂,「有些環境問題在時間壓力下,可能無法辨識出來。」

七股抗爭只是冰山一角,光電以永續為名,卻在七股上演搶地並賭上漁民生計、生存的掠地遊戲,自然引發了社會衝突與抗爭。

漁電共生應以七股為前車之鑑,漁在先、電在後,先尊重土地歷史、文化與居民生存權,否則為了種電,讓原來的養殖戶流離失所,這並不是共生與永續。 (責任編輯:曹凱婷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七股 光電 魚塭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