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民進黨很清楚能撈的時間不多了,不需要再裝模作樣了,殺雞取卵比較快,晚了就撈少了...
--------------
(轉)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1NJEU8bFQm/
每當談及兩岸統一的話題,通常都會涉及兩種方式:和平統一(簡稱和統)與武力統一(簡稱武統)。自2016年民進黨上台以來,凡是支持兩岸交流對話,或是對大陸做出正面報道的人,往往都會遭到當局以「國安」或「認知作戰」為由的查水表。可以說,民進黨親手拆毀了昔日引以為傲的言論自由招牌,這正是所謂的「綠色恐怖」。
和統始終是大陸的基本立場。透過官方重要會議的相關文件不難發現,大陸從未設定過「武統台灣」的時間表,頂多只是以「不放棄武統」來警告分裂勢力,而更多時候則是不斷重申希望通過和平方式實現統一,並積極推動惠台政策,試圖讓台灣民眾從中受益。然而,每當民進黨施政不當,無法改善民生時,它們便將大陸的善意抹黑為「統戰」手段,以此煽動民意、掩蓋自身失政。
今天,我想探討的核心問題是:所謂的「武統」究竟意味著什麼?它針對的對象又是誰?依據《反分裂國家法》第八條的規定:「如果『台獨』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、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,或者發生將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,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,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,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。」從這段法條可以看出一個關鍵點:誰才真正具備實施分裂行為的能力與權力?答案顯然是掌握政治權力的當局。換言之,在「民進黨為主、民進黨做主、民進黨是主」的「三民主義」政治架構下,武統的真正對象是這些政客,而非普通民眾。
與俄烏衝突不同,台海若爆發衝突,解放軍必須進行跨海作戰,這種作戰模式在地緣上並不具備優勢。因此,曠日持久的軍事行動對解放軍不利,而慘勝更無意義,因此速戰速決才是最佳選擇。馬英九所說的「首戰即終戰」即是此意。
那麼,理想中的武統模式究竟應是怎樣的呢?最理想的情況是,台軍不做無謂抵抗,解放軍迅速推進至台灣本島,對民進黨政客實施「斬首行動」,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台灣的基礎設施破壞和人員傷亡。然而,民進黨恰恰利用這一點,刻意曲解概念、操控媒體,甚至動用8171450蛙軍等網絡輿論手段大肆炒作,將統一刻意渲染為災難,以此製造恐慌。此外,民進黨政客明知台海局勢的嚴峻性,卻仍不斷煽動對抗,因為它們深知,一旦衝突爆發,它們早已安排好退路,或是識大局高舉五星紅旗投降,然後繼續過著吃香喝辣的日子。看看烏克蘭的高層政客,他們的家人如今是否依然生活優渥?這已無需多言。
必須強調的一點是,民進黨慣於將普通民眾,甚至包括軍方,綁架為自己的人肉盾牌,好讓大家成為炮灰,在台海發生衝突時,以此為它們爭取逃亡的時間。我不禁想起十年前,在義大高爾夫球場,一名綠營立委攜家人(都是佛教徒)與我會面,請託我在大陸幫他們的子女拉關係做生意。我直言詢問,對方既然鼓動群眾當炮灰,難道內心不會不安?結果,對方坦率承認,一旦台海有事,他們早已在美國安家,無需擔憂。聽完這番話,我徹底對感化他們的想法失去了希望,從此斷絕往來。
因此,面對統一問題,我們必須對「武統」的真正對象、方式有清晰的認知,避免無謂的恐慌,更不要盲目為政客火中取栗,淪為他們的犧牲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