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趣的工程(Interesting Engineering)報導,根據2018年加拿大自由報(Canada Free Press)一篇關於太陽能電池板的環境衝擊分析,指出太陽能電池板在整個運作生命週期內,每單位發電產生的有毒廢物,比核電廠多300倍。
如果我們以2016年的科技為基準,把全世界所有的太陽電池板,和所有核電廠在接下來的25年中,發電後產生的廢料堆在一座足球場上,那麼全球核廢料會堆積成比薩斜塔的高度,聽起來很多是嗎?太陽能電池板的廢料會堆成兩座聖母峰的高度。
當然,兩者產生的廢料性質有很大不同,但是光從數量來看,太陽能的廢料絕對不容忽視。目前,多數國家並沒有妥適的太陽能電池回收產業,這使得壞舊的太陽能電池板最可能是被塞進垃圾填埋場裡,「眼不見為淨」做為結局。
為何會如此?這要先提到太陽能電池板的製程,就來瞭解太陽能電池從搖籃到墳墓的整個生命週期吧!
太陽能發電的原理來自光電效應,這又牽涉到半導體,矽就是最豐富的半導體材料之一。在大多數情況下,矽的原始來源是一種稱為石英的礦物,它是二氧化矽結晶。二氧化矽在地殼裡佔了3成,可說取用不盡,它也是玻璃的主材料。
第一步就是採矽礦,這會使從業人員帶來健康和安全問題。在礦場,一種稱為矽肺病的職工傷害一直困擾行業,這一點只能用防護口罩來扼止。
當然,在工業時代,所有原材料都源於採礦,這個問題並非太陽能電池板生產所獨有,只是我們要記住這是一個重要問題。
在二氧化矽被提取出來後,需要精煉成更純淨的形式,才能應用在半導體工業上,這種稱為冶金級矽晶,是要用到巨大的熔爐,既然是熔爐,也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來運作,不管是燃燒化石燃料的傳統熔爐,或是利用高能電力的電弧爐,都是極大的耗能。也就是說,假如太陽能板在將來服役之後,生產出的電力沒有比製造時期的耗能更多,那麼這片太陽能板仍然不夠環保。
這聽起來嚴苛,但這是個很公平的標準,稱為「碳強度值」,或者是「生產碳足跡」。
另外,冶金級矽的生產過程,本身也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,如二氧化硫、一氧化二氮,當然還有二氧化碳。雖然排放量相對較低,但大規模生產太陽能電池板會產生大量這些氣體,而這些氣體會造成酸雨這類的污染。
但是,這還只是鑄造新面板過程的開始。這種冶金級矽還需要進一步加工。冶金級矽還與鹽酸結合形成三氯矽烷,這是半導體工業中「超純矽」的前半段。 我們要製造出多晶矽,但同時會有四氯化矽的副產品,而四氯化矽是一種劇毒。
對於更謹慎的製造商來說,可以對四氫化矽再次加工還原成矽,但加工意味著更多的成本,因此大多數情況下,它是被當成廢料而排放。如果四氯化矽與水接觸,會還原成二氧化矽與鹽酸,這顯然對環境不利。
儘管美國、英國和歐盟等國家/地區的環境標準非常嚴格,但現在大多數矽晶生產都發生在法規不那麼嚴格的遠東地區。2008年《華盛頓郵報》的一項調查顯示,大陸一家多晶矽工廠,將廢棄的四氯化物傾倒到鄰近的油田中,這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抗議,之後中國大陸制定了標準,要求至少 98.5% 的廢物被回收利用。
言歸正傳,完成多晶矽後,生產還沒有結束。多晶矽是磚狀的錠,它要再被切成薄片,然後在矽晶片上摻入鎵、鎘、砷、銻、鉍、鋰等物質,才能達到獨特的光生電性質。這些加工過程大多會對環境造成潛在的危害,比如會使用到磷酰氯,而磷酰氯也具有劇毒和強腐蝕性。
不僅是磷酰氯,加工步驟中還需要使用更危險的化學品,其中最重要的是氫氟酸。這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酸之一,有「化骨水」之稱,如果處理不當,將非常危險。
由於氫氟酸造成的悲劇與工傷頗多,目前業界試著用傷害較低的氫氧化鈉代替氫氟酸,但是俗稱「苛性鈉」的氫氧化鈉也是以高腐蝕性聞名,因此它不能說安全,只是如果發生事故,危機處理會容易得多。
然而,這還不是太陽能光電池潛在危險的的全部故事。
製造過程中也消耗大量的水。包括冷卻、化學處理和空氣污染抑制都會用到,為了讓您大致了解用水量,在晶圓廠,大約 230~550百萬瓦的公用事業規模,在施工期間會消耗多達15億公升的水來控制灰塵。太陽能版在服役期間,可能還需要使用2600萬公升的水來清潔板子表面,以免被灰塵污垢給減弱功率。
雖然在火力電廠與核電廠運作期間,也會用到大量的水來冷卻,但是那些水是可以循環的。
再來說舊太陽能電池板會怎樣,大多數太陽能電池板的使用壽命在25年之內,即使沒有故障,仍會遇到功率更高的新一代太陽能板的競爭,也就要面對退役、移除並更換。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 (IRENA) 預測,到2050年,全球大約會有 7800 萬噸的太陽能電池板已經報廢,這是個巨大的數量。
我們期待太陽能板可以回收,但這並不容易,因為太陽能板是封裝在塑膠中並夾在玻璃和背板之間,雖然拆卸在技術上沒有挑戰性,但它需要時間,而在產業上「時間就是金錢」,過於耗時對回收公司來說,意味著過多的成本。
例如,在一個典型的電子垃圾處理設施中,太陽能電池板的鋁框架和接線盒,可以很單的被剝離,然後回收當中的金屬。然而,面板的其餘部分被封裝在乙烯-醋酸乙烯酯 (EVA) 的塑膠層,再黏合到玻璃上,要把3個部分給完整剝除相當麻煩。
出於這個原因,在歐洲、澳的回收商,只是簡單的用粉粹機輾成碎末,然後將它視為碎玻璃形式。
但是種廢玻璃通常不能直接使用,因為它含有塑膠、鉛、鎘和銻,必須重新淘洗,其工續比從原始矽砂中製作玻璃還要麻煩。
那麼,回收太陽能電池板上的金屬應該有利可圖吧!根據美國資源回收商的估計,一塊 60元的面板,回收之後可以產生3美元價值的鋁、銅和玻璃。
然而,在美國,回收整個面板的成本在12 到25美元之間,根本就是大虧本。要是什麼都不管,送進掩埋場,成本不到1美元。 因此從商業角度來看,回收太陽能板沒有明顯的經濟利益,何必呢?
還是有必要換換心情,仍然有不少研隊團隊在開發太陽能電池板的有效率回收方式,比如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(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簡稱NREL)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,正在研究一種回收光電池板的方法,他們正在審核加州的We Recycle Solar公司的回收程序。
自五年前成立以來,該公司已從家庭、企業和太陽能農場回收了數千塊電池板。和其他回收公司一樣,他們首先拆掉鋁框、電線等。然後他們將面板的其餘部分切碎,並對其進行特殊的化學處理、電解和其他過程。這種處理使公司能夠分離出金屬、矽和玻璃。
另一家位在德州的Echo Environmental公司,則不採用切碎法,而是採用銑削法,將太陽能板的塑膠層、光敏層與玻璃層分開。這會分離出玻璃的乾淨部分,這些被削下的玻璃可以出售給其他行業,比如製作玻璃纖維,或反光塗料的廠商。半導體的部分則進行其他冶煉。
位於澳洲的Lotus Energy公司,又開發了不同的方法,報導沒提及他們的步驟,僅說可以回收幾乎 100% 的舊太陽能電池板,而且過程不使用化學品。
總之,光憑市場機制,回收太陽能板不具備市場誘因,顯然只能採用立法的方式,以罰則與獎勵來推動產業界研究與執行太陽能板的回收工作。
也期望新一代的太陽能板能更於回收,無論如何,我們必須看到太陽能板的代價與處理問題,它必須被解決,這才能形成有效的環保產業。
文章來源:Renewable Energy Paradox: Solar Panels and Their Toxic Waste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