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自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psi.lin/posts/3068733283192626?hc_location=ufi
我是不知道那些回應說「今(2020)年流感本來就比較嚴重」的人,腦子是被狗吃了?還是她們活在什麼平行宇宙中的臺灣?

首先,2-3月的新聞報導中,有不少都提到「今年因為抗疫,所以罹患流感的人數下降了」這點。

《今日新聞NowNews》2/20〈努力抗疫沒白費!流感併發重症人數下降 眾人:台灣加油〉(參見 https://www.msn.com/zh-tw/news/living/努力抗疫沒白費!流感併發重症人數下降-眾人台灣加油/ar-BB10ba9w )

《聯合報》2/25〈流感重症較上月降8成 「防疫附加效益」〉(參見 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4368225 )

《台灣新生報》3/24〈武肺爆發 流感併發重症少了〉(參見 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武肺爆發-流感併發重症少了-141136446.html )

此外,根據疾管署自己發布的《台灣流感速訊》2/23~2/29(這是流感季節的最後一刊;原則上,今年春天不會再出新刊。參見 https://www.cdc.gov.tw/File/Get/ejUbuj67iR43xTQnSEapgg ),「門診及急診類流感總就診人次」(頁3)很明確地顯示,今年2020臺灣的類流感就診人數,從2月開始,就出現相當陡峭的下墜趨勢。

另外,如果比對今(2020)年與去(2019)年的流感高峰期,我們可以發現:去年流感的高峰期發生在第4~6週(1/20~2/9),但今年流感的高峰期發生在第2週(1/5~1/11)

所以,就算我們姑且不論今年1月罷了,至少,今年2月的罹患流感人數確實比去年大幅減少

而且這個減少幅度還很劇烈。去年流感高峰後的低谷,兩者間的落差約為4萬人(次);但今年流感高峰後的低谷,兩者間的落差約為8萬人(次)。

所以,今年流感季不僅比較早(在新冠疫情才剛開始後不久,甚至是快要開始有疫情的時間點;因為臺灣第一例新冠確診出現於1/23),而且很快就開始下降,甚至今年回撤的幅度也是去年回撤幅度的兩倍。

在「今年2月流感罹病人數顯著下降」此一事實基礎上,「今年2月」與「往年2月」的「一般肺炎及類流感死亡人數」的比較,就格外值得討論。

誠如我在另外一篇已經提過的那樣:「今年2月的流感死亡人數」比「往年2月的流感死亡人數」還要顯著地“多”。(T值為-2.0035,p<.05)

如果今年2月的流感罹病人數已經劇烈地減少了,何以流感死亡人數卻會比往年2月還要顯著地增加?難道今年的流感病毒毒性比較特別可怕?或是今年接種疫苗的人數特別少?

就我印象中,在今年1-3月期間,疾管署都沒有在任何新聞稿中提及這兩點;我也沒在這段期間看到過有任何媒體報導類似的新聞。

倘若今年流感病毒特別毒,難道疾管署完全不會提醒民眾?

再說,人類面對流感病毒已經至少十多年了;其實我們對於流感的毒性已經大致了解,而我一直沒聽說過有「今年流感病毒大變異、毒性特別強」這種事情。(我完全沒有印象美國CDC有提過這類事情)

所以,除非有別的證據可證明「今年流感毒性特別特別強」這點,否則我的結論當然是:臺灣必然將不少“不是因為流感而死”的人,算進「流感的死亡人數」中。這是唯一合理的、可能的解釋。

我不認為臺灣發死亡證明的醫師,會將意外創傷或別的重症的死亡案例、故意算成「一般肺炎或流感」這種死因。所以,我相信,會被誤診的,必然是那些“症狀上與流感有所重疊”的疾病。

至於“發生於今年1-3月,又在症狀上與流感很類似,又能製造大量死亡人數”的疾病是甚麼?這我就不說了。

無論如何,都擺明到了這種程度,還要堅持「臺灣抗疫沒蓋牌」,我也很佩服臺灣人的勇氣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psi.lin/posts/3068733283192626?hc_location=ufi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