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www.lepenseur.com.tw/index.php/columnist/8-news/134-2019-04-04-16-32-87?fbclid=IwAR1T4lfpRTn_XVAGfsgRYDfYf_uTGRBKlCtkdIe8_7-cTctzzSK4LuM3AcU

我開始覺得「亡國感」,是臺灣最強大的基因。也是蔣介石帶來臺灣的那一代知識份子、治理官員的共同心態。但如今卻被「玩」成另一種文青概念了。 

1949年,國民政府遷來臺灣以後,尹仲容拼了命的工作,李國鼎一人當數人用,兼職加班、早上再和內閣約在豆漿店開會,一起吃早餐。人家問他為什麼這麼拼,他說:我們是憂患意識的一代。 

憂患什麼?憂患退此一步再無死所。國民政府從擁有全國政權,一直退,退到南京、上海、廣州,最後到臺灣。 

1949年蔣介石開始白色恐怖大逮捕的時候,抓了許多紅色匪諜和相關嫌疑人,關在監獄裡,法官判了不少死刑,卻不敢執行槍決。為什麼?政治犯都知道,他們怕萬一共產黨渡海而來,這些判人死刑的法官與執行槍決的劊子手無處可退,會死無葬身之地。是直到1950年6 月,韓戰爆發,臺灣安全確保,監獄才開始執行死刑。 

帶著「亡國感」的法官,行政官員,有著更深層的思量。 

亡國感是什麼感覺?大約就是這樣的吧。 

但現在臺灣網路上講的「亡國感」,卻一點憂患意識和莊敬自強的感覺也沒有。反而多的是「相罵本」。更近乎「芒果乾」:酸言酸語,生澀幼稚。 

坦白說,中華民國如果會亡國,早在蔣介石時代就亡了。沒有亡,不是中共客氣,而是蔣介石全力抵禦,打了金門海戰,再加上韓戰爆發,中共渡海戰爭才無法實現。 

今天,臺灣問題的根源在於國共內戰,中華民國撤退到臺灣。而韓戰則是使兩岸的內戰結構凝固化,成為長期分裂分治。「內戰」與「冷戰」這雙戰結構未改變,臺灣命運不會改觀。 

所以不管臺獨還是統一,都受此制約。一群獨派要搞臺獨公投,郭倍宏出來帶頭開記者會,美國的卜睿哲出來說:你搞這公投會改變臺海現狀,你有問過美國嗎?如果沒問過,改變了現狀美國可不買單。這下,所有臺獨全閉上了嘴。自此沒人再出來說一聲臺獨公投。郭倍宏不久就被拉下民視董事長的職位。現在,連公投綁大選都廢了。誰是老大,看清了嗎? 

統一也一樣。中共想統一臺灣,美國不同意,那是準備與中國大陸武力相向?中共打得起這種大國戰爭嗎?再說,依美國玩群眾運動的能耐,就算臺灣公投要統一,美國不會玩獨派暴動嗎? 

所以,亡什麼國?亡中華民國嗎?在內戰與冷戰雙重制約下,中華民國繼續存在得好好的。兩岸與中美現狀,還會維持很長時間。 

亡臺灣國嗎?臺灣還不是一個國,連臺獨公投都搞不成了,還沒有國可亡。 那麼臺灣,在吵什麼統獨?什麼叫「亡國感」? 

很顯然,把文青語言用在國際現實政治上,除了幼稚裝可愛,實在沒任何分析的能力。倒不如蔣介石帶來的那一代人,那才真是在流亡過程中,真正沈痛過的「亡國感」。 

說起來,今年是1949國民政府遷臺七十週年,想到「亡國感」就想到憂患意識的一代人,以及他們救亡治國的決心。這倒是讓人懷念蔣介石,好歹他保住中華民國,讓今天的民進黨政府還有國可亡。 

但如今的政府,除了把「中華民國」否定成「這個國家」,把國家體制搞得國不像國,讓人民充滿「亡國感」之外,實在沒什麼可說的了。 

但你不要笑,蔡英文的大選就是要玩這一張牌。玩統獨對立,玩臺灣被併吞要「亡國」了。 

看著吧,「亡國的想像,臺灣的喜劇」正要盛大上演。 

蔡英文的「亡國之淚」,也一定會流下來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