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煽情灑狗血的文章給大家笑笑。到底這個人是不懂還是惡意欺騙大眾?
瑞典的森林也大多數是人造林啊!! 他們伐木業很發達,一邊伐木也一邊造林
這篇文章很奇怪,前天我才和我老公走過阿里山那片森林,我們都認為那片森林和瑞典的森林很像,我們聽到了各種鳥叫,還有猴子在樹上跳來跳去呢!!

http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160313/661942.htm?feature=88&tab_id=89

護樹盟到底懂還是不懂數和森林? 讓我想到之前 還有一個被我打臉打很慘,後來自己關掉了的一篇,說甚麼google forest map 中顯示中國一片荒涼,日本韓國的森林卻欣欣向榮,還貼了圖出來,當時我看了就很納悶,怎麼日本韓國的森林比北歐阿拉斯加還豐美? 所以我自己到原始網站一看,喵的咧!! 他們用關圖層的方式作弊!! 我過去把他們的臉打的啪啪響,最後我貼的也都被刪文了。真看不不起這一干詐騙集團!

上面那篇報導底下有個很好的回應:

我覺得護樹盟以過於誇張的方式將「人造林」妖魔化了...
真的不需要這樣...

首先,在民國80年訂定「台灣森林經營管理方案」之後,台灣基本上已經全面禁伐天然林了,現在的林務局都走向多目標經營以及保育的方向,根本沒有再繼續砍伐原始林種植單一樹種人造林。文中請「林務局不要再搞這種造林了」之言語,有誤導及錯怪之嫌。

第二,從現在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保育的觀點來看,單一樹種的人造林確實存在許多問題。但是要知道,生物多樣性這樣的觀念在近二三十年間才蓬勃發展,更之前的林業本來就是以「林木生產」為主要目標。台灣現有的人造林許多都是五六十年以前甚至日治時期就栽植的,那個時期根本還沒有生物多樣性的觀念,以近代才出現的生態觀念去譴責過往的林業政策並不恰當。

第三,寂靜之森林未必真的「沒有生態」,也未必「恐怖」。即便該人造林真如護樹盟所說的寂靜無聲,並不代表沒有動物生存其中。許多昆蟲若在非繁殖季人們根本難以察覺其存在,鳥鳴也有特定的日夜及季節週期,人造林生物相或許與天然林不同,生物多樣性或許較低,但也不至於成為生物沙漠,「整個循環的生態圈完全消失」云云,有過度誇大之嫌。而寂靜之森林是否如文中所述之「恐怖」,當然這比較像是個人主觀感受,但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,穿梭於幽靜的森林中也可以是很舒適的體驗。是否有必要如此強調其「恐怖」,有待商榷。

第四,人造林的生物多樣性並不必然低於天然林。雖然就多數的情況來說,人造林的生物性低於天然林,這主要導因於樹種以及森林結構的單一,但這並非必然。天然林若成長到老熟狀態,林份鬱閉、結構單一,同樣也會有更新不易以及生物多樣性下降的問題;而人造林若用較先進的技術去經營,例如人為創造適度的林份孔隙、使森林結構複雜化、營造混合林或複層林、保留大型木質殘材於林地等,生物多樣性未必低於天然林。

第五,人造林有其問題,但在人類尚需要林木資源的前提下,其存在有其必要性,不宜過度醜化。假若今天人類完全不需要林木資源,也沒有保安上的問題,那天然林很好啊,絕對贊成所有天然林都安然不動,人造林也可以讓它自然更新,但就現實來說人類就是需要林木資源啊。把人造林說的好像十惡不赦,那如果不靠人造林,每天用那麼多的紙,還有木製家具、木筷、木地板、木建築要從哪裡來?就好像人類必須有糧食,所以不得不破壞原始草原開闢農田,開採原始林栽植人造林也是出自類似的理由,當然開發的程度上是需要有所節制,方法要有所拿捏,但許多人把農業開發視為理所當然,卻認為林業開發就是罪不可赦,不免有點雙重標準了。

總之,台灣目前殘存的人造林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,究竟要砍伐、要經營、要讓其自然更新都是可以討論的,但實在沒有必要過度去苛責過去造林的政策或妖魔化人造林。台灣擁有近60%的森林覆蓋度,木材自給率卻不到1%,台灣林業的未來在哪裡,我想需要更多人理性地來討論與決策。

相對於東森報導吳先生的文章,這篇才是正解

http://xn--m8t83jvx5c.com/2016/03/15/%E3%80%8A%E9%97%9C%E6%96%BC%E5%AF%82%E9%9D%9C%E7%9A%84%E4%BA%BA%E9%80%A0%E6%9E%97%EF%BC%8C%E4%BD%A0%E5%8F%AA%E6%98%AF%E5%8E%BB%E9%8C%AF%E6%99%82%E6%AE%B5%E7%BD%B7%E4%BA%86%E3%80%8B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